• 測評指標
  • 創(chuàng)建動態(tài)
  • 文明聚焦
  • 媒體東華
  • 校園文化
  • 志愿公益
  • 組織機構

為了大家,我們凌晨起床去做志愿者!

申城的夏夜微風還在待著天邊的魚肚白,凌晨三點的東華校園,體育館依舊燈火通明……

“您好,請摘下口罩,嘴巴張大,保持‘啊’的口型哦!”

“別緊張!”

“好了,請下一位!”

“大白”們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有些沙啞的聲音透過口罩和防護面罩,不僅親切、自然,還透著一股子“熟悉”勁兒。近期參加學校的核酸檢測采樣時,大家驚喜地發(fā)現這些采樣動作規(guī)范、嫻熟的“大白”是自己熟悉的老師、同事。這支十多人的教師核酸采樣志愿者服務隊集結了來自不同學院和部門的骨干力量,于5月23日凌晨起,每天堅持為在校師生進行核酸采樣。

通過專業(yè)、嚴格的培訓、考核和實習后,東華大學教師志愿者具備了自行采樣的資質為學校師生服務??紤]到醫(yī)療資源相對有限,學校在確保全校師生健康安全的前提下,自建采樣隊伍,在緩解駐校醫(yī)務人員壓力的同時,提升了學校核酸采樣能力。

“為了配合同學們近期離校,同時可以滿足大家有足夠長的核酸檢測有效時間,又要保證一大早的出發(fā)時間,學校特別開設了凌晨三點的核酸檢測專場?!焙怂岵蓸又驹刚叻贞犡撠熑酥唤逃夹g服務中心張海生老師介紹,核酸采樣工作看似簡單機械重復,但實際上對操作者有一定的要求。每采一個樣本,就必須迅速進行一次手消毒。貼標識、撕棉簽、開瓶蓋、采樣、放樣本都有一套規(guī)范的流程,每天同樣的動作要重復幾百次。“我經常被我們隊員的無私奉獻所感動,有時候日夜連續(xù)工作,但每當聽到學生們的一聲感謝,我們所有的疲憊頓時消失,渾身又都是勁兒,很榮幸能為上海、為東華的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哪里需要我們就到哪里!”采樣隊伍中的很多老師都是從之前送餐、校園秩序維護等志愿者崗位“一鍵轉換”而來的,一聽到學校志愿者的召集通知,大家紛紛踴躍報名,不多久,由教職工組成的核酸采樣隊伍就正式組建完畢?!澳芤赃@樣的方式為大家做點事情,我想是我們整個核酸采樣志愿者團隊的初心,全體東華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守護著校園,疫情終將過去,這段特殊的志愿者經歷也將成為我青春汗水過后的美好回憶?!崩韺W院鐘德俊老師說。

作為學校疫情防控核酸檢測專班的成員,學生處葉磊和團隊老師們一起負責統(tǒng)籌松江校區(qū)核酸采樣和疾控部門核酸篩查等工作,參與制定的醫(yī)護采樣、核酸現場組織、應急處理等工作機制為各項核酸檢測任務的完成“保駕護航”。他回顧在校的近90個日日夜夜,“忘不了在核酸檢測現場單天暴走2萬余步,滴水未進嗓子冒煙的日子,感動于同學們的一聲感謝,感動于同事們無私的奉獻,每個東華人都是好樣的,我們終將迎來普通如常的日子,加油!”

核酸檢測工作的高效完成需要大家一起“打配合”,引導、秩序維護、掃碼、采樣等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個不能少”?!澳茫缘?,請亮出您的核酸碼”,在松江校區(qū)核酸檢測點,紡織學院林靖老師正在用一部裝有核酸采樣錄入系統(tǒng)的手機掃描大家的核酸碼,信息錄入后再一一查驗核實,確保沒有差錯,再如此重復這個動作?!翱吹疥懤m(xù)離校返鄉(xiāng)的學子眼里閃著喜悅,或是在核酸現場遇到自己指導的畢業(yè)生認出自己,對著自己比心,瞬間‘破防’,所有的疲憊和困頓都煙消云散?!奔徔棇W院的老師們擔下了松江校區(qū)核酸檢測引導、掃碼等志愿服務任務,克服了種種的困難,共同把這一件小事做好、做細、做下去。

自3月28日,延安路校區(qū)核酸檢測志愿者服務團隊正式上崗服務,之后越來越多的教師加入隊伍。貼試管標簽、準備咽拭子、掃檢測二維碼并核實姓名……他們默契配合護士做好檢測準備工作,甘于奉獻、堅持付出的志愿者精神像火炬一樣接力傳遞。

系統(tǒng)識別大多數情況下是準確的,但還是有屏幕反光難以識別等情況,都有可能會出現認錯的現象,這時就要求掃碼錄入員具有“火眼金睛”,及時發(fā)現并幫忙改正,以免信息錯誤導致大家難以查詢自己的核酸檢測結果。圖書館的志愿者李研老師說,“葉從夏走過,留下片片蔭涼,我在校園的這場戰(zhàn)疫中,與志愿隊伍中的伙伴們留下了戰(zhàn)斗的痕跡。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能為學校盡點綿薄之力,我感到很高興?!?/p>

“兩個多月來,我們從手挽手到肩并肩再到心連心,在共同履行抗擊疫情的使命擔當中結下了深厚的友情。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我們相約,等到疫情散去,我們定要脫下厚重的防護服,給彼此一個最熱情的擁抱,感謝曾經相互支持、共克時艱的我們?!眻F隊負責人之一團委楊蓉老師笑著說道。

“往常凌晨的校園應該是寂靜的,可這些天的校園里卻是一片忙碌。伴隨著黃黃的路燈到達體育館排隊核酸……為了能保證大家安全返鄉(xiāng),各個崗位的志愿者老師們都不計辛苦地奉獻著,我為自己在東華求學感到幸運,我們被好好地保護著,真的很感謝他們!”信息學院常明月同學已經安全返回家鄉(xiāng),并在“朋友圈”如是分享。

“東華園里,除了為核酸檢測服務的志愿者,很多老師還投身到送餐志愿者、宿舍樓外志愿者、宿舍駐樓志愿者、食堂秩序維護志愿者、校園秩序維護志愿者、教師網格樓內志愿者、物資搬運志愿者、學生返鄉(xiāng)離校發(fā)車志愿者等十大類不同的志愿者崗位?!睂W校教師志愿者工作的負責人之一、黨委組織部張曉冬介紹說。

他們中,有多名老師報名參加過多個類別的志愿者崗位,有的老師幾乎天天報名上崗,還有的老師一天承擔2到3個時段的不同崗位;有老師有較為繁重的教學、科研、管理任務,在忙碌的畢業(yè)答辯期還毅然加入志愿者隊伍;有老師凌晨冒黑穿過大半個校園總是第一個到達指定崗位;有老師參加了凌晨志愿服務工作,短暫休息后又加入白天的服務中去;有老師中午結束了一上午的課程后,急忙墊了幾口面包又投入到下午的服務工作……

自3月份以來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兩校區(qū)共有近500余名教師志愿者主動踴躍報名參加志愿者服務,各類志愿者“全天候”輪流上崗,累計上崗次數超過1.3萬人次。他們?yōu)榫S護校園師生平安,共同打贏大上海保衛(wèi)戰(zhàn)作出貢獻和努力。他們在關鍵時刻盡責有擔當,重要關頭第一時間行動詮釋忠誠。當他們穿上防護服的瞬間,就是穿上了“戰(zhàn)袍”,走上了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因為有他們,所有的等待與付出,化作了希望和最后勝利的喜悅。

發(fā)布者:王宇 發(fā)布時間:2022-06-07
校方微信訂閱號
校方微博
東華大學報